首诺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为什么复合膜更青睐摆锤冲击试验机
发布时间:2025-08-15

复合膜凭借其优异的阻隔性、强度及轻量化特性,已成为食品、医药、工业品包装的核心材料。但面对复杂的运输环境,如何精准评估其抗冲击能力?在冲击测试领域,摆锤冲击试验机与落镖冲击试验机看似功能相近,实则针对复合膜测试,摆锤法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优势。

 

一、本质差异:撕裂能 vs. 穿刺力

 

摆锤冲击试验机

 

摆锤冲击试验机

 

模拟材料在高速冲击下撕裂扩展的过程。通过钟摆释放动能冲击带缺口的条形试样,直接测量使材料完全断裂所需的冲击能量(单位:J/m 或 kJ/m²),反映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落镖冲击试验机

 

落镖冲击试验机

 

模拟尖锐或钝头物体垂直穿刺材料的过程。测量特定高度下落镖刺破圆形试样所需的最低重量或能量(单位:g 或 J),反映材料抵抗局部穿透破坏的能力。

 

二、为何复合膜更适用摆锤法?

 

更贴近真实破损模式

 

复合膜在运输、堆码中(如跌落、挤压)的失效极少是纯粹的垂直穿刺,更多表现为边缘撕裂、封口开裂或已有裂纹扩展。摆锤冲击直接测量材料抵抗撕裂扩展的能力,与真实破损模式高度一致。

 

揭示层间结合与韧性本质

 

复合膜由多层不同材料(PE、PET、铝箔等)通过胶粘剂复合而成。其抗冲击性的核心在于层间结合强度和各层韧性。摆锤冲击能量直接反映层间协同抗撕裂的整体韧性。若层间结合差或某层脆性大,冲击值将显著降低,提供明确的质量信号。落镖法主要体现表层局部抗穿刺性,难以全面反映多层复合结构整体韧性。

 

规避“支撑效应”干扰

 

落镖测试需将试样平整夹紧在环形夹具上,夹具对试样形成支撑。复合膜(尤其含铝箔等刚性层)可能因支撑而表现出虚高的抗穿刺值,无法真实反映薄膜在无支撑状态下的抗冲击性能。摆锤法试样两端固定,中间区域自由悬垂,测试结果更接近薄膜实际应用状态。

 

量化数据更稳定,可比性强

 

摆锤法采用标准缺口试样(如 ASTM D1922,ISO 6383-2),测试结果以单位厚度的冲击能量表示,数据稳定性高、可比性强,特别适合材料研发、工艺优化及质量管控。落镖法结果易受试样平整度、夹紧力、落镖头部状态等因素影响,数据波动相对较大。

 

三、落镖法的适用场景

 

落镖冲击在评估单层薄膜(如PE保鲜膜) 或需要重点防范尖锐物刺穿的包装场景(如重包装袋防硬物刺破)中仍有重要价值。但对于结构复杂、以抗撕裂扩展能力为关键指标的复合膜,其适用性则显著弱于摆锤法。

 

技术选型小贴士:

 

优先摆锤法:评估复合膜韧性、层间质量、抗跌落/挤压撕裂性能。

 

考虑落镖法:评估单层膜、或包装需重点防范尖锐穿刺风险时(可作补充测试)。

 

标准指引:遵循相关产品标准(如GB/T 8809、ASTM D1922)或客户要求。

 

精准的测试方法是品质的基石。 理解材料失效的本质,选择匹配的测试手段,才能为复合膜包装的可靠性提供真正的科学保障。摆锤冲击试验机凭借其对复合膜撕裂破坏模式的精准模拟及对材料韧性的有效表征,已成为该领域不可或缺的科学之眼。

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